“曾经红遍全国的舞蹈《千手观音》,表演的21位演员当中,有18人都是因为药物致聋,且大多是在幼儿时期因发烧使用抗生素所致。”在广州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医学专家科普了药物性耳聋的医学知识。
广州市政协在此次调研中发现,有极个别的医生为了增加医疗效果,一上来就给孩子输液,开抗生素,此举反而还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一些零售药房对药品销售规范执行不到位,甚至不看处方,不做登记,随意出售处方药,导致儿童用药安全隐患。
对此,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回应表示,市妇儿中心的做法值得推广,会将市妇儿中心在药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纳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药品监管系统来统一考虑,抓紧推进。
对此,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分享了相关经验。海珠区近年来增加了儿科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量,目前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独立站都有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其中10个中心共有儿科执业医师17人,提供儿科门诊服务的中心有7个。
儿科医生相对紧缺8成乡镇卫生院无专职儿科医生
“调研发现,部分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的认识不足,‘经验用药’‘过度用药’,盲目相信‘百度医生’,误认为‘中药无毒’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广州市政协委员、海珠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刘芳芳介绍,调研发现,除了家长的责任,其他影响儿童用药安全的问题主要包括:儿童药品的生产厂家少、专用药品少、适用剂型少、适用规格少;部分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管理存在漏洞等。
“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平台协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
为推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近日,广州市政协对广州地区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广州市卫健委对广州政协委员的建言予以高度认可,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将推进出台《广州市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
为此,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等多名政协委员联合建议:希望制药企业对于儿童用药的说明书,更加详细和完善。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加紧制定出台《广州市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一是指引儿童去哪里看病,公立民营以及社区医院都不限制,但必须有儿科资质。二是针对所有涉及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提醒儿科医生按照药典,正确使用儿童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明确毒副作用的药物。三是针对社会上的商业性药店,应该按照规定,配备有资质的药师进行核对审方,防止错误的处方导致的儿童用药风险。四是提醒家长对儿童谨慎使用非处方药。
对药店加强监管规范儿童处方用药流程
“由于幼儿时期,肝、肾排毒功能有限,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使得儿童用药须格外慎重。”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张嘉默介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来自医疗机构0—14岁儿童患者相关的报告12.9万份,其中包括不少造成肝、肾、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患儿。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人口基数进一步扩大,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将更加紧迫。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同时回应表示,严格规范零售药店处方药(包括儿童处方药)的销售管理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近两年来,该局严厉查处违规销售处方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发现,处方药管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实现医院合法处方与零售药店间的正常流转等有待协调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市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已基本实现追根溯源管理。下一步,将配合编制《广州市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强化相应监管执法工作。
“因为用药不当,每年都有少数儿童在打了一支退烧针之后,就陷入无声的世界……”据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统计,全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一针致聋”等药物性损害值得高度警惕。
政协建议:制定《广州市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
政协委员张嘉默表示,重视儿童用药安全,也要重视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应当加大儿科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力度,壮大儿科医生队伍。尊重儿科临床的专业特点,合理界定儿科临床医生的薪酬待遇水平,合理制定儿科医生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让儿科医生有良好的职业归属感。进一步改善儿科临床医生的执业环境,保障儿科医生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让儿科医生由良好的执业前景。
多名政协委员表示,与不规范用药相反的是,广州市妇儿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实现对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建议全市推广这种做法。即把药物的用法同儿童患者生理状态联动起来,医生开药、药师审方时,辅以各种智能化的提示(比如过敏信息提示、体重剂量提示、超剂量提示、儿童禁用提示),从而减少用药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南方日报记者 刘冠南 通讯员 李志洁
对于上述建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巡视员胡文魁回应表示:这些建议非常好,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强儿科医生培训;加强培养临床药师,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和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将组织编写针对家长安全用药的宣传手册,指导安全用药,指导各医院做好儿童使用药品的指引。
“儿童专用药少,儿科医生少。一些家长凭经验给孩子治病,喂药时‘用量靠掰’‘用法靠猜’,存在安全隐患。”6月30日,在“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广州市政协对儿童用药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统计显示,每100人当中就有3—5人携带“耳聋突变”基因,且基因的遗传率很高。携带这种基因的儿童除了不能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之外,多种抗生素对他们来说也都具有危险。早年在不了解这种基因的时候,容易发生打退烧针“一针致聋”的悲剧。
广州市政协调研发现,广州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但儿科医生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乡镇卫生院,80%以上无专职儿科医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难。另一方面,家长也对医生要求多、期望高。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儿科被称为“哑科”,诊疗难度大。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加强儿科医生的培养,是优化提升儿童医疗服务的重要议题。
广州将出台儿童用药安全服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