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早晨睁开眼,眼睛就作为我们和世界信息交互的重要通道,开启兢兢业业的“工作”。
然而与此同时,灯光、日光、尤其是手机、电脑、电视的光线,让眼睛一直处于伤害之中无所遁形。
年轻的时候恢复能力强,眼睛的不适通过休息就能变好,可中年以后,光损伤经年累月地累积,眼睛异物感,发干、酸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了。
强光不敢看、难适应,弱光下又看不清楚,视力下降一年比一年严重,眼前有时像漂浮着黑影…
光损伤主要发生在眼睛中的“小心脏”,这个部位一旦发生了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失去视觉!很多早期没有重视的中老年人,后半生只能摸黑前行!
01 黄斑密度不断降低
是眼病的催化剂
视网膜是人体产生视觉的重要器官,光线只有到达功能正常的视网膜,才能形成视觉图像。
光是视网膜的“杀手”,过弱或过强的光线都会影响正常视觉图像的形成。如果光线的强度、光照的时间超过视网膜承受力,将会造成视网膜的损伤。
视网膜后极部存在一个色素性区域,这个区域含有高浓度的叶黄素,呈现出黄色,故称之为“黄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睛里的“小心脏”。
黄斑是视网膜上锥细胞最密集的地方,能产生敏锐视觉,如果黄斑区受损将失去中心视觉和细微视觉的功能。
黄斑叶黄素可在视网膜内部形成一种有效的有害光过滤器,将有害光的危害减小,对维持人体正常视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到了中年以后,视网膜组织退化,再加上多年自然光和电子屏幕蓝光造成的光损害累积,叶黄素流失了大半。
黄斑色素密度不断降低,无法抵御有害光,眼睛变得疲惫不堪,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甚至是眼前有黑影、视野里缺了一块。
很多叔叔阿姨误以为是得了“老花眼”,其实很有可能是致盲性眼病的前兆!
黄斑病变发生以后,视力会严重下降,中心视野出现缺损,最后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直至失明!
老年黄斑变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并且2年内致盲的风险高达8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黄斑病变而导致的失明,比白内障、青光眼的总和还要多。
除了年龄增长引起的黄斑自然退化,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眼病的“催化剂”。
由糖尿病引起的双眼失明在我国的发生率排前三,5年糖尿病患者的眼科顽疾发病率5%,10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在20%-30%甚至50%左右,15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达70%!
这与血糖控制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糖尿病时间越长,眼病风险就越高。当出现眼球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应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控制是否稳定与心、脑、眼的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如果收缩压达到200毫米汞柱,可能会突发眼疾。
老年、长时间用眼、吸烟、高度近视,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都是黄斑病变的高危因素。
总之,人过中年,即便眼睛还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也要好好护眼,每天给黄斑补充所需的营养,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加强护眼!
02 叶黄素供给黄斑营养
预防和改善黄斑病变
我们要学会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延缓眼睛衰老的速度。
第一步,避免伤害,先停止做那些给眼睛带来伤害的行为。
长时间的用眼不休息,尤其是近距离盯着电子屏幕,简直是“眼杀手”一样的存在。
每隔一小时放松一下双眼,短暂地眺望远方,或者做眼保健操。
空闲时间可以进行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这时候眼睛不停地跟着球体运转调节,可以缓解眼睛疲劳。
第二步,我们要补充眼睛所必需的养料,用科学的方法,经常去滋养它,并确保能有好的吸收。
皮肤受伤了可以再生,而黄斑没有再生功能,等到病变发生、进展,轻易就会造成永久的、不可逆的损伤!
即便没有长时间玩电子设备,年龄大了以后,眼睛也会因为获取的营养不足,无法支撑它正常工作。
黄斑的密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病变,我们需要及时补充黄斑的“营养”,保护这一层屏障。
专家告诉我们,随着年龄增长,饮食上要注意额外增加叶黄素的摄入,提高黄斑密度。
SICOTA思康斯叶黄素源自天然原料——万寿菊,其中叶黄素20mg/粒,玉米黄质2mg/粒,双重营养,更易吸收。